【佛教故事】楊歧燈盞
在從前,一般的叢林寺院裏,庫房的牆
上,往往可以看到懸掛著一付聯對,曰
:「楊岐燈盞明千古,寶壽生薑辣萬年
。」這是關係著兩則膾炙人口,且感人
肺腑的佛家公案。下面就來介紹「楊歧
燈盞」的故事吧了!
相傳北宋時侯,住在袁州(今江西省宜
春縣治)附近楊歧山的方會禪師,當初
曾徵得母親的贊同,依石霜圓會禪師出
家修行。因為俗家無人,所以出了家的
方會禪師,還得負起奉養俗家母親的責
任。
於是,方會禪師白天除了替常住做事之
外,只得利用夜晚編製草鞋,把變賣的
錢給母親買米。可是,其母最初怕他耽
誤常住的事情,不肯接受,且責備他說
:「你既然出了家,就應當全身奉獻,
替常住做事,現在你私自編製草鞋,難
道不怕侵用了常住的時間?」
方會禪師師回答說:「我只利用晚上大
家都在睡覺的時候,是犧牲自己睡眠的
時間,並無侵佔常住的時間。」母又說
:「既在晚上,那還不是會侵用到常住
的燈嗎?」師答道:「用的是我私置的
油燈。」
原來,禪師的寮房準備了兩盞燈,一盞
是常住的公燈,一盞是自置的私燈,;
平常辦常住事時用公燈,若是辦私事時
就換用私燈。母又問:「那麼,你自己
的油燈掛在那裏,是上面呢?還是下面
?」曰:「自己的燈在上,常住的燈在
下。」這時候,其母方釋然接受。原來
,油燈點燃後,就免不了會滴油,若是
常住的燈掛上面,油滴入私燈,就會侵
損到常住。
學佛成就,必先注重持戒。佛陀制戒律
,既明後報;祖師制清規,並演現報。
因果報應,絲毫不爽,最是可怕,所以
要說:「打醬的錢不可以打醋,買磚的
錢不能買瓦。」
楊歧方會禪師,公私分明,點滴不苟;
守戒既是如此精嚴,難怪後來悟境如彼
高明,而成為禪家五宗七派之一的大祖
師。一盞油燈,足以照耀千古!
文章摘自 網路分享
留言列表